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社局 >动态要闻>文章详情

转变作风助力企业良好发展 提升能力实现争议源头预防

发布日期:2022-12-26 14:37 来源:三门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
为进一步提升调解仲裁能力作风建设,今年以来,三门峡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。自活动开展以来,我市以提升工作质效为抓手,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为使命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创新工作模式,强化部门联动,推动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工作取得新成效。

夯实阵地平台,推进“大调解”格局。积极将乡镇、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融入综治、司法“大调解”格局,建立三门峡市卢氏县综治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分中心,充分发挥社会综治或者司法调解平台的作用,通过统筹资源、整合力量、上下联动、左右协同,实行治安联防、矛盾联调、问题联治实体化运行,探索新形势下调解的方式解决劳资纠纷新途径,破解社会治理难题,取得有益的尝试。调解中心成立以来,累计化解劳资矛盾纠纷410起848人次,其中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28起658人,涉及资金998万元;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57起168人96万元;调处化解经济补偿、工伤、社保争议25件,仲裁机构、法院司法确认97件。2022年4月,卢氏县综治中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分中心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全国总工会、中国企联、全国工商联表扬为“全国劳动人事争议金牌调解组织”。

图片1.png

创新工作模式,打造优质高效服务。今年9月,我市在义马市残疾人联合会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,开辟了残疾职工维权绿色通道,着重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。调解委员会由残联主要领导、就业中心主任、办公室主任等部门负责人组成,安排2名业务能手作为专职调解员,提供“咨询、协商、调解”等服务,化解特殊群体的劳动纠纷。该调解委员会以残联线上培训平台、人社局就业中心“春风行动”平台、人社局工伤保险中心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所、福利企业为依托,实现信息共享,以“联防联控、防调结合”的方针,结合残联业务特色,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。同时,充分发挥人社部门服务民生职能,深挖相匹配的就业岗位资源,多方聚力兜牢残疾职工就业民生底线。自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,已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4起,为劳动者挽回损失32000元,并已全部履行到位。已联系14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资源,帮助85名残疾人实现就业。

图片2.png

强化部门联动,深挖多元机制效能。为统筹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,共同推进劳动争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,构建和谐劳动关系,打造高质量产业工人队伍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我市总工会、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人社局和市司法局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推动三门峡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》,构建三门峡市总工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室,进一步完善劳动争议调解解决机制,充分发挥调解基础作用,加强司法保障作用,协商、调解、仲裁、诉讼相互协调,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格局,使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服务社会能力明显提高。今年以来,该调解室利用河南职工网法律咨询平台、豫工惠手机APP法律咨询及12351职工维权热线,共解答线上线下法律咨询845人次,调解职工劳动争议案件13起,承办职工法律援助案件21件,涉诉金额259.8万元,有力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
图片3.png